全球石油市场:供需失衡形势依旧

2023年5月9日

自年初以来,全球石油市场一直保持宽松态势。虽然4月份OPEC+出乎意料地再次减少了产量,但由于海外需求下降的压力依然存在,我们认为基本面过剩的情况难以缓解。IEA最近将2023年第一季度OECD石油需求同比增速下调至-0.8%,海外需求疲软程度超出市场预期。在美国银行业风险再次升温和债务上限问题即将到来的情况下,对需求前景的担忧加剧。短期而言,我们认为海外需求预期是影响油价的主要因素。目前,已经定价的悲观预期仍未得到实际数据的支持。如果基本面未进一步恶化,那么油价偏弱的态势可能难以持续。此外,2023年中国和印度的油品消费有望逐步增长,我们略微上调了国内“小油品”需求的预测值,预计每天增加15万桶。虽然在短期内难以扭转海外需求的疲软预期,但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全球石油需求有可能在今年东移驱动下得到提振,总体上一边倒的局面可能相对较低。因此,我们认为供应短缺溢价可能在2023年下半年提振油价中枢。

4月,国际油价经历了先上涨后下跌的波动。月初,OPEC+意外加码减产,导致布伦特油价攀升至85美元/桶以上,远期曲线陡峭。交易数据表明,市场可能已经在定价2Q23全球石油市场短缺和超季节性消耗的可能。但自4月中旬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在5月首周再度大幅跌落。其中,OECD油品需求超预期同比下滑0.8%,以柴油为主的工业用油需求疲态显现,而汽油、煤油等出行油品需求仍有支撑。市场对前期需求减少进行线性外推后,出清了OPEC+减产带来的供应溢价,导致远期曲线斜率放缓,布伦特油价在4月末回落至80美元/桶附近。另一方面,欧美银行业风险重燃、美国债务上限问题临近,使得海外宏观预期再度转弱。需求悲观预期再度重压油价,导致原油期货远期结构进一步趋于平坦,曲线整体下移。

据OECD石油需求疲软的情况下,非OECD国家油品消费量按预期增长。2023年第一季度,我国石油产品的表观消费同比增长了1.9%,其中“小油品”的表现超出预期,为同比增长的1.4%做出了贡献。这主要归因于航运恢复对船用燃料需求的增加和消费回暖对化工产品终端需求的提振,而不是近期油价表现疲软的原因。考虑到一季度以消费为主的经济内生动能改善较好,中金宏观组最近将2023年中国GDP同比增长率上调至6%。我们更新2023年国内石油需求同比增长预测至95万桶/天,比之前预测略有上调,约为15万桶/天。其中,“大油品”的需求同比增加约54万桶/天,主要源于汽油、航空煤油等出行油品的消费缺口修复。随着低基数阶段的到来,我们预计同比增量将于2023年第二季度至第三季度进一步显现。需求增长上调的主要原因是石脑油、石油焦和燃料油等“小油品”的表现超出预期。我们认为,基建实物工作量的释放将对沥青消费同比扩张产生支持。

根据市场交易数据,我们发现前期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至每桶75美元以下的阶段,已经反映了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石油供需基本面仍将持续过剩的预期。相比之下,国内油品需求增长按照预期兑现,以小型油品为主导的需求预测上调难以在短期内扭转海外市场的悲观预期。因此,我们认为油价将继续停留在低位,需要更多的市场验证来验证当前已经完成计价的悲观预期。目前,海外宏观数据和高频微观数据仍未支撑这种预期,并已对市场预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正。例如,在4月份美国非农数据偏强公布后,布伦特原油价格已经回升至每桶75美元附近。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周度数据也显示,商业原油库存从4月份以来一直在减少。因此,从短期来看,如果市场对海外石油需求的悲观预期未能企稳,我们判断原油价格或将有所反弹。

4月国际原油价格经历了先升后降的波动。月初,OPEC+采取了意外的减产措施,成为缓解过剩的第一步,导致布伦特油价上涨至每桶85美元以上,远期价格也呈现陡峭趋势。投机者的头寸表明,市场可能已经在为定价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石油市场做出反应,可能会面临短缺和超季节性消耗的风险。然而,自4月中旬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下跌,5月初再次大幅下跌。我们认为,这种利空驱动既包括市场线性外推海外油品需求意外走弱的预期,也包括欧美宏观风险进一步恶化的预期,这导致远期价格曲线从斜率放缓转变为整体下移。

来源(百家号) 作者(张秀娟爱生活6)

泰和集团(www.thsyj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