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金融如何发展

2014年12月15日

  12月14日,2014第一财经金融峰会在北京召开。当下,从消费、投资、生产能力与产业组织形式,生产要素的相对优势,经济风险的积累和化解等方面看,我国经济发展都已进入新常态。在这种背景下,作为重要手段的金融业发展应怎样适应经济新常态,成为业内人士热议的焦点。

  机构放言"新常态"下将再涨500点

  震荡酿三变化 揭秘:谁来继续撬动A股 投资者应如何面对杠杆上的牛市? “一带一路”成优化区域格局重点战略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入倒计时 概念解析 长江经济带战略地位强化 概念延续升势 市场刮低价风 “白菜股”接过领涨棒   从宏观层面来看,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认为,降低实体经济的投资成本是金融创新最根本的方向。在场嘉宾对此观点也表示赞同。

  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表示,必须正确理解和适应金融的新常态:“金融是服务于经济的。经济的新常态下,金融业发展的外在条件、内在的环境发生深刻的变化。经济的新常态也推出了金融的新常态。”也就是说,金融业要逐步回归到适度的增长,要与经济增速适度放缓的状况相匹配。

  阎庆民还强调,目前金融的一些变化还是值得肯定的,首先,金融结构与生态发展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在业务机构、投向上的分布更加均衡;其次,与经济增长的动力改变相呼应,金融业创新激发的活力显著增强,新常态下创新驱动成为决定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创新改革市场的活力,是推动金融业发展的动力。下一步,在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核心基础之上,将秉持“调结构、稳增长、控风险”的原则,通过引入民间资本、完善产品服务体系、推进金融技术创新等方面,建立健全的普惠型金融系统。

  针对银行业的改革问题,银监会特邀顾问杨凯生认为,简单放开存贷比指标并不能有效解决融资难问题。从国际情况来看,目前美国、荷兰、比利时、阿联酋等国家以及香港地区,都把贷存比作为对银行风险的监测指标。从银行内部机制来看,存贷比事实上要求银行重视自身的资本水平。“有多大资本,办多大银行”,这是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所需要的。所以他认为,破解融资难问题,还要从资本充足率下手。

  同银行业在新常态下迎来巨大挑战一样,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行业的发展与变革也引来大家的关注。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表示:“从2012年以来,我们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扩大投资范围,简化投资比例,降低投资门槛,支持创新,转变监管方式,推行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的注册制,极大地激发了市场内在活力,提高了市场配置效率和弹性,改善了投资的效益。”在他看来,保险资产管理业通过业务的创新,参与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运行,发挥长期资金独特的优势,为资本市场的平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实体经济和民生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未来,整个行业将会在思想理念、政策制度、体制机制、管理模式、业务多元化方面积极推进。

  对于未来金融改革的走向,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认为,应当加快改变监管分立的状况,清理银行体系中的各种正面、负面清单,让市场真正起到有效作用。

  除了上述传统金融机构的改革之外,在场专家认为,近一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也是金融业步入新常态的一个体现。蚂蚁金服集团副总裁韩歆毅、百度百付宝总经理章政华从不同角度谈到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巨大发展以及其给整个金融行业带来的新发展机遇。作为比较早介入互联网金融的投资人,IDG资本金融服务业务负责人兰希对此也表示赞同,并指出未来互联网金融在资产端、流量端、金融服务、虚拟货币等领域都会有更多的发展,PE、VC也将在大数据、风控、征信方面持续关注。不过,行业的发展也并不是完美无缺,你我贷副总裁刘瑶谈到,同质化较为严重、创新不足,是P2P行业甚至是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一大问题。在她看来,未来应当从渠道上的创新,或者说是简单的互联网加金融,转向对金融产品实质的创新,才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从与会嘉宾的观点来看,在经济步入新常态的阶段,无论是传统金融还是新兴金融形式,都应当正确定义自己、定义行业、定义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在变革和创新中寻求一条正确的道路,在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也为自身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来源(金融界) 作者(佚名)

泰和集团(www.thsyjt.com)